4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通知提到合作內容包括: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發展標桿。

加快新能源開發建設。圍繞光伏、風電、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儲能應用項目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北京科研力量集中和金融資本集聚優勢,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區、關停礦區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大力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供給消納體系,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合作。(責任單位: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長治市能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原文如下:

北京市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

京政發〔2023〕13號

北京市各有關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山西省長治市人民政府、省有關單位:

現將《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1日

(此件主動公開)

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發〔2021〕3號)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振興〔2022〕766號)要求,積極推進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加快長治太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總體部署,認真落實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重點任務,創新合作機制,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法治保障,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有效激發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共同促進長治革命老區全面振興和北京“四個中心”建設,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京長兩地人民,攜手實現共同富裕。

(二)合作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發揮政府在對口合作中的引導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強化組織協調,搭建平臺,創新機制,精準施策,廣泛凝聚社會力量有效參與。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強化法治保障,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合理流動。

——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弘揚革命老區拼搏奮斗、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精神,共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加強在市場觀念、管理理念、政策環境等方面的交流互鑒,發揮兩地資源稟賦比較優勢,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實現雙城聯動、協同發展。

——突出重點,務實推進。圍繞對口合作國家重點任務部署,著力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共同建設產業合作平臺載體等方面創新模式,精準施策,打造一批合作樣板,形成典型示范效應。

——健全機制,探索路徑。建立健全高層對接會商、部門積極推進、社會踴躍參與、企業高效互動、平臺有效對接的對口合作機制。探索跨區域要素資源共享共用、產業關聯互動的合作發展新路徑。

(三)主要目標

經過五年努力,對口合作重點領域的學習借鑒合作取得扎實成效,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弘揚,長治市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推進,長治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京長對口合作領域形成生動實踐。

二、合作內容

(一)弘揚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1.傳承弘揚太行革命老區精神。聚焦“太行精神”,深挖紅色基因,把握內涵,突出特質,緊跟時代步伐,賦予新的內涵,體現新的精髓。將太行革命老區精神宣傳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電視、報刊、互聯網等主流媒體資源,健全宣傳網絡,拓展傳播空間。加強紅色文化作品創作,打造音、影、圖、文紅色文化優秀作品,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生動素材,促進老區精神在對口合作中傳承、在實踐中創新,薪火相傳,永放光芒。(責任單位: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市文化和旅游局;長治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市文化和旅游局)

2.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展示。依托北京豐富的文物專家資源、文化事業資源,通過赴長治授課、訪問交流、傳幫帶等形式,開展長治革命文物排查統計、革命舊址維修保護、革命文物展示陳列、紅色資源開發,完善長治革命文物基礎數據庫,培養革命文物保護人才隊伍,提升長治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積極推動長治紅色革命基地申報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提高長治革命老區知名度。(責任單位: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長治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3.共建紅色教育基地。以山西太行干部學院、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黃崖洞革命紀念地、平順西溝展覽館等為依托,加強紅色文化研學合作。支持北京市各級黨校、紅色文化研究機構等與長治市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培養一批思政骨干教師隊伍,推出一批精品紅色文化思政課程,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鼓勵北京市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赴長治市開展紅色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銘記歷史,牢記使命。(責任單位: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市文化和旅游局;長治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相關縣區)

4.搭建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平臺。引導北京企業投資長治旅游景區建設、開發長治旅游市場。鼓勵北京文旅單位、平臺企業與長治文旅企業建立市場化合作關系。加強文化創意項目合作,精心設計包裝長治太行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傳承游、太行山水生態風光游、古韻上黨風情游等精品線路,推動“京長周末游”,讓首都市民進一步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汲取精神力量。(責任單位: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長治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5.全面對接鄉村振興。加強鄉村振興經驗互學互鑒,開展區縣結對等多層次交流合作,加強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的對接,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各結對區;長治市鄉村振興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

6.強化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圍繞北京“菜籃子”工程,實施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暢通長治特色優質農產品進京渠道。引導北京大型連鎖商超、品牌供應商、食品企業、餐飲企業建設一批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預制菜工廠等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立足長治中藥材資源優勢,鼓勵北京中醫藥企業、科研機構在長治道地中藥材研發生產等領域開展合作。(責任單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長治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相關縣區)

7.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圍繞首都母嬰服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等需求,加強勞務合作,引導在京家政、安保、餐飲、護工等行業提供就業崗位。加大專業就業技能培訓,推廣“工學一體化”“互聯網+”等培訓方式,提升老區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等資源,引導社會優質服務機構為長治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薦、職業介紹等服務。(責任單位: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長治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農業農村局)

(三)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增進革命老區人民福祉

8.構建城市建設新格局。借鑒北京城市建設經驗,推動長治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綜合能力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圍繞長治市打造區域交通樞紐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創新中心等目標,鼓勵北京社會資本參與長治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長治市道路交通、供水供氣、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閑置樓宇、老舊廠房、閑置場地等資源開發再利用,升級完善市政公共設施,織補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責任單位: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交通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金融監管局;長治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交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9.共建數字智慧城市。以長治“一城四區”為重點,開展新型基礎設施、智慧管廊、數字政務、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合作,構建長治智慧、高效、全天候“城市大腦”,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數字化水平。發揮北京頭部互聯網企業和科創企業集聚優勢,支持北京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成果在長治落地應用。(責任單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長治市行政審批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相關縣區)

10.開展多層次教育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北京教育優勢資源,推動雙方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鼓勵雙方開展幼兒園、中小學交流合作,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組織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等開展多種形式交流培訓。加強職業教育合作,通過雙方現有實訓基地培養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引導鼓勵雙方高校開展學科建設合作,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助推長治高校建設。(責任單位:北京市教委;長治市教育局)

11.深化醫療康養領域合作。引導兩地重點醫院、重點科室間開展結對合作和醫學科研合作,鼓勵兩地醫療機構進行數字醫療合作,聯合打造“精準診療”和“智慧醫療”試點工程。結合長治氣候條件和醫藥健康產業基礎,打造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培養一批現代康養人才,支持建設特色康養示范基地。(責任單位: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長治市衛生健康委、長治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各縣區)

(四)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發展標桿

12.開展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合作。著力從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兩個方面共同推動生態建設。鼓勵北京社會資本通過自主投資、與政府合作、公益參與等方式參與長治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活動。積極研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責任單位: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生態環境局;長治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

13.推進“雙碳”領域項目合作。協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合作,完善綠色低碳產業、能源、交通等體系,推進城鄉綠色低碳發展。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在長治設立服務中心,探索開展碳匯等產品的開發、交易等工作,加強綠色金融領域合作,推動碳金融服務發展,鼓勵北京企業參與長治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責任單位: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監管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長治市生態環境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

14.加快新能源開發建設。圍繞光伏、風電、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儲能應用項目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北京科研力量集中和金融資本集聚優勢,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區、關停礦區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大力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供給消納體系,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合作。(責任單位: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長治市能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