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531”新政實施至今已有半年,光伏行業雖然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并未出現重大信用違約。近日,2018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智慧能源創新論壇在合肥召開,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會議間隙接受中國網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如今的中國光伏企業在經營管理和財務運作上都更加成熟,金融機構對光伏業應重拾信心。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
今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下調光伏發電上網電價,降低補貼強度。
“531新政”被業內人士形容為“高速路上踩剎車”。新政甫一出臺,就引發資本市場的強烈反應,多家光伏上市企業市值縮水,金融機構也對光伏行業信貸收緊。不過進入到下半年,主管部門多次通過頒發文件、行業座談會等方式對“531新政”補充解釋,穩定行業預期。
高紀凡表示,中國光伏行業近二十年來一路跌宕起伏,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1年到2013年間的歐美雙反這兩次“寒冬”的洗禮,現在的光伏行業在經營管理和財務運作上都更加成熟,應對也更加從容。
“2008年金融危機時,行業內很緊張、很心慌;2011年到2013年歐美雙反,行業悲觀得‘好像沒有明天了’一樣;到了2018年,雖然面臨著幾個方面的挑戰,但很多企業在管理上采取了有效應對方法。”高紀凡稱,“總的來說,到現在為止光伏行業沒有出現重大信用風險,金融機構對光伏行業、特別是對領先企業的擔憂,應該重新考慮。”
高紀凡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光伏行業在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方面成效顯著,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低到2010年時的七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未來中國光伏行業應該追求高質量發展,以光伏發電為基點,把儲能、智慧配電、智慧用能、數字能源等結合起來,構建新的能源體系,提高市場規模,創造更大發展空間。”高紀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