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光伏電站是目前國家鼓勵力度最大的綠色電力能源開發項目,而光伏發電也是現時期進入全面商業化電力行業。在中國遼闊的疆土上有著豐富的光照資源,開發和利用前景非常廣闊。
自2009年中國政府頒布金太陽示范項目起,中國光伏界開始揚帆遠航。經過多年來的技術支持和持續精進的專業發展,目前中國在光伏領域已經占據領先地位。據統計,全球光伏太陽能發電容量從2012年的105GW增至2016年的306GW,人均負荷增長能力達到32.15%。
TUV萊茵廣東公司執行董事姜宏女士指出,“從全球光伏發電裝機能力來看,2016年中國光伏34.15GW,繼續領跑全球光伏市場。在此背景下,如何讓光伏電站具備持續經營條件,是所有光伏相關產業思考重點?!?/p>
光伏組件可以使用多長時間?對光伏略有了解的人都能給出答案:25年。但是光伏系統呢?隨著大風吹垮光伏電站,光伏屋頂自燃等新聞的不斷出現,有關光伏電站持久運行能力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電站建完之后,要保證二十年甚至二十五年的持續運營。一個電站的發電不僅僅是靠組件,靠的是系統。TUV萊茵作為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給電站投資方、建站方提供相應的技術咨詢支持、鑒定,保證項目能夠持續穩健運營。所有的一切要回到主題‘質勝’,一個穩定、可靠質量系統,才能夠保證大家有穩定的收益,才可以把整個光伏電站事業持續做下去?!?TU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及燃料電池技術服務副總裁鄒馳聘表示。
在領跑者、光伏扶貧等政策利好推動下,我國光伏電站開始大規模建設,每年有超過30GW的光伏電站安裝量,千億元規模的投資,如果將來出現大范圍質量問題,將導致行業出現"災難性"的局面。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以降低成本來尋求價格競爭優勢的案例不斷勝出,隨之而來的,電站的質量問題屢見不鮮。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指出,“電站建設不能一味的追求造價低,質量是電站的生命,在八到十年收回投資成本后,未來電站的壽命有多長,收益就會有多大?!?/p>
影響電站持續經營的主要因素分別是設備與材料的穩定可靠性、補貼到位程度、運營與維護的質量、融資與商業模式可行性、自然條件優劣、電站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以及發電量保險等方面。電站最常見的非預期停止運作的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設備故障、零件故障成為最主要的因素,二者加起來占比達到51%。有91%的被調查者認為,電站運營維護管理非常重要,但有64%的電站未委托外部運行維護公司,原因包括缺乏選擇標準和沒有第三方評價等。
光伏電站的生命周期一般為25年,建造完成僅是電站生命的開端,如何延續電站的經營以及實際獲得收益是光伏電站行業面臨的考驗與挑戰。專業的維運服務能夠達到降低營運風險與人力成本的效果,然而何謂專業的運維商卻沒有判斷的標準。另外,光伏電站因生命周期長,收益回收穩定,被視為一項金融投資商品,因此風險問題應該在電站項目初期即被考慮在整體收益當中。無論是項目所有人、投資方、貸款方還是保險業者,在評估光伏電站的投資時,都會考慮各種風險的變異。然而因為信息的不對稱、不透明以及缺乏公正性,各方評估自身的投資時顯得保守和困難。
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所長沈輝教授認為:“德國是光伏最早的發展起源之一,TUV萊茵早在八十年代就在光伏行業里面開始了檢測認證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作為第三方認證機構,TUV萊茵對于把控中國光伏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光伏企業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不能因為短期的利益而破壞了行業的長遠發展?!?/p>
TUV萊茵作為全球領先光伏零配件組件光伏電站測試服務提供者,在此領域擁有三十多年的豐富經驗。同時在光伏領域持續保持創新,為世界范圍內光伏生產廠家提供改善產品性能,優化產品質量和安全的解決方案,為光伏行業的發展持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