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太陽能究竟應該怎樣來搞?
美國全社會正在發生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特別是在國會與政府之間。
上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美國太陽能發電裝置稅收抵免新規,中美光伏概念股受此影響都表現不錯。但是,對此不可過分樂觀,尚需冷眼看待。
01
矛盾糾結中遲來的“利好”
美國的光伏產業正陷入一種巨大的自我矛盾中。
一方面,美國聯邦政府希望加快光伏電站的安裝,從而降低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已出臺多項激勵措施,最具影響的當屬“削減通貨膨脹法案”(IRA),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影響。
但另外一方面,美國政府又鼓勵光伏本土制造,希望保護美國的制造商免受海外競爭對手的沖擊——并且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是在以低于制造成本的價格出售。
事實上這是常識——中國出口歐美的光伏組件銷售價格比在國內的銷售價格要高,利潤要更豐厚,根本不存在所謂低價傾銷問題。但可能產自中國的光伏組件過于物美價廉,以致于老美近十幾年來都寧可不相信這一點。
2011年,美國商務部裁定中國在美國市場“傾銷”太陽能電池板,決定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懲罰性的關稅。其結果是,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設備迅速下降,而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進口則激增。
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何塞的奧克辛太陽能公司(Auxin Solar)提出投訴,并倡議美國必須實施貿易法,以打擊“無處不在的后門傾銷”,并重建美國太陽能供應鏈。
2022年3月28日,美國商務部應奧克辛的要求,宣布對東南亞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正在使用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并逃避美國關稅的指稱進行調查,這就是所謂的“反規避調查”。美國商務部已在去年底初步裁定四家公司存在“反規避行為”,并將在未來300天內做出最終裁定。
此后,4月26日,美國參議院以56票對41票阻止拜登政府暫時取消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材料關稅的舉動,并將該措施送交拜登總統的辦公桌,以獲得預期的否決權。不過,不出意外,拜登仍將會否決它。即使拜登否決了該法案,這些特定關稅的暫停期,也將于2024年6月到期。
就此,趕碳號曾轉發過彭博的觀點——“美國不要對太陽能電池板的制造地過于挑剔,因為我們將無法承受對中國光伏組件征收關稅的嚴重后果!”
所有這些動蕩都對美國太陽能產業產生了負面影響。雖然IRA(削減通脹法案)鼓勵在美國對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進行新的投資,但這些新工廠并不會在一夜之間涌現出來。
另外,美國的光伏電站開發商正在擱置建造計劃——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關鍵組件的成本是多少。沒有什么比監管不確定性更讓企業討厭的了,尤其是當美國政府做出的決策,可以決定一個項目是盈利還是虧損的時候。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利好”出現了。
美國財政部在5月12日特別說明,對于使用美國制造的光伏產品建造的光伏電站獲得新的補貼,即使該系統的光伏組件包含完全由中國材料制所制成的電池。
資本市場對這一消息反應甚為積極,認為這對于現有或未來計劃在美國建廠的公司是重大利好。宣布后,First Solar的股價上漲了26%——當然也受一樁鈣鈦礦并購案的正面影響,而逆變器制造商Enphase Energy的股價上漲了7%以上。
5月15日,我國A股光伏設備板塊也一反疲態,大漲3.61%。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