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601篇原創文章。文章僅記錄《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德業股份的2022年業績快報出來了,大超預期!
01德業股份2022年業績快報簡析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59.20 億元,同比增長 42.03%,歸母凈利潤15.40 億元,同比增長166.22%,扣非凈利潤 15.61 億元,同比上漲192.70%。
此前公司的業績預告是歸母凈利潤14.5-15.5億元,扣非凈利潤14.6-15.6億元,也就是實際的業績出來,處于此前業績預告的最頂端,而且也大大超出此前市場平均預期的14億左右的凈利潤!
具體業務看,2022年全年,組串式逆變器大約賣了25萬臺,同比增長16%,微逆大概銷售80萬臺,同比暴增327%,尤其是儲能賣了30萬臺,同比暴增677%。在前三季度大爆發的情況下,Q4依然取得了環比增長,微逆、儲能、組串逆變器分別預計銷售約35.4、11.2、6.8萬臺,環比增長44.5% 、1.7%、0.6%。
最讓人驚艷的是,由于IGBT的成本下降,加上匯兌收益,Q4的時候,逆變器的毛利率都已經到了50%的水平,受益于逆變器業務的大利好,公司的總體毛利率也有望超過40% 。
肯定又有很多小伙伴要說:然并卵,股價還是那么低迷。
二級市場的走勢受太多因素影響,業績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現在市場普遍擔心的是2023年行業的需求以及競爭格局問題,雖然從實際而言,光儲行業后續的發展依然無需擔憂。
但二級市場很多時候,漲多了就是原罪!畢竟過去2年多,德業股份的漲幅不小了,處于相對高位的時候,一有風吹草動,上面的資金就奪路狂逃。
話說回來,相比很多其他逆變器巨頭,德業的走勢已經算強太多了,這主要得益于這兩年它的業績持續超預期!
新能源大爆炸的老朋友都知道,德業是leo很偏愛的公司之一,也追蹤過好多次了,每一次的業績表現都是超預期的存在!
目前德業已經逆襲為微逆行業龍頭,或者至少是龍頭級別的公司了!
02超強的迭代轉型能力
為什么德業股份能在短短幾年內逆襲其他逆變器巨頭,一躍成為微逆行業龍頭?此前追蹤的時候其實已經多多少少說過了,從公司過往的發展經歷來看,它是一個有冠軍基因的公司,具體請搜索關注新能源大爆炸后,在對話框輸入“德業股份”查看研究合輯。
當leo更加深入了解了德業股份創始人張和君先生的一些經歷后,對公司的冠軍基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德業的創始人,也就是現在的董事長張和君,出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寧波的一個貧民家庭,高中畢業后,先后做過農民和木工。
江浙地區擁有濃厚的經商氛圍,張和君也很早展現了自己的經商天賦,先是當個體戶開發模具,后面又聯合幾個村民創辦了小模具五金廠,當起了廠長。
到了1990年,改革春風吹滿地,他成立了德業塑膠做電器配件,這也是德業股份的前身。雖然于張和君而言,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但其實也就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生意,江浙地區類似的公司有成千上萬個。
直到美的注意到了它,并給它一枝橄欖枝,1997年,德業拿到了美的空調塑料配件的訂單,然而對于當時的德業塑料而言,因為沒有接過類似的大品牌廠商的訂單,它一時半會也做不了。
這種情況下,可能有些公司就放棄了,或者想辦法將訂單轉給同行賺點分成,而張和君的做法是馬上親自去日本買東芝、松下等大牌空調,回國后拆下來研究,通過這樣的參考學習,掌握了空調塑料配件的自主研發生產工藝。
靠著美的的訂單,公司也從同類小廠商中脫穎而出,但不甘于只是做一個注塑機供應商,2003年開始,德業又專門成立公司進入環境電器行業,主要生產除濕機,過去幾年一直是行業第一。
除濕機是一個小品類電器,注塑件又是比較低端的配件,兩者長期發展空間都比較有限,一直謀求著更大發展的德業,后面又進入了熱交換器行業,靠著此前跟美的的良好合作關系,也進入美的的熱交換器供應商行列,現在已經是美的最主要的熱交換器供應商之一。
靠著環境電器、熱交換器以及電路控制系統幾個核心業務,公司成功在2021年上市,張和君家族完成了階層的躍遷。
但如果沒有逆變器業務,光憑上面幾個業務,德業的發展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不會受資本市場青睞,畢竟幾個業務,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長期發展空間都比較有限,尤其是過分依賴美的這根大腿,也有發展不確定性問題。
讓德業在這兩年大出風頭的光儲業務,其實2016年公司就進入了,通過并購寧波大學下面一個獨立學院的教授創業團隊,也就是寧波日新科技,德業接收了業務團隊、專利和商標。
似乎不顯山露水,但靠著這個團隊,結合公司的業務,德業愣是在2020年實現了光儲業務大爆發,尤其是儲能大爆發的情況下,完成了商業化,一下子成為行業的超級黑馬,令一眾對手感到心驚膽戰。
此前覆蓋和追蹤一些公司的時候,leo每每都忍不住感慨:借著改革開放真是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企業家,他們或許沒有亮眼的學歷,但卻憑著勇氣和卓越的眼光,創造了一番大事業,成為時代的風云人物。
張和君也屬于這類人之一,只有高中學歷,但卻極具野心和戰略眼光,加上超強的執行力,完成了公司一次次的轉型迭代,也完成了公司由低端產業向高附加值行業的轉變。
在光儲業務的發展中,德業將這一特質體現的淋漓盡致。
03德業在光儲行業的逆襲
作為逆變器行業的后發者,德業只用了兩招就巧妙避開了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一方面是避開巨頭廝殺慘烈的歐美市場,主攻南非、巴西等新興市場,這些市場看似空間比歐美市場小很多,但競爭沒有那么激烈,反而讓德業撿漏了,迅速占領了市場,接下來有望實現農村包圍城市。
另一方面,重點發展儲能逆變器,又避開了巨頭競爭最激烈的環節,而且剛好享受到了這一波儲能大爆發的紅利。
此外,在行業普遍受到上游IGBT元器件供應掣肘的時候,德業又及時導入國產IGBT元器件業務,最大限度降低了上游原材料供應對業務的影響。
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經營靈活性,或者是執行力,都是頂尖的水平,尤其是執行力方面,德業在行業里絕對是最頂尖的水平之一,這也是雖然公司的研發投入相比競爭對手而言并沒有什么優勢,但在產品矩陣以及產品技術水平上完全不差的原因。
目前在光儲業務方面,公司的產品已經涵蓋低壓電池、高壓電池以及儲能一體機等,無論是堆疊式、 壁掛式,還是3U 機等,產品性能都不輸競爭對手。
話說回來, 這其實也說明了逆變器行業的技術門檻并沒有特別高,同行之間很難拉開特別大的技術差距,本質還是制造業,比拼的是企業的成本、規模、供應鏈管理、技術迭代等能力。
而這幾方面恰好是德業的優勢,這才是它這幾年快速在光儲行業脫穎而出的秘密。
這也是可以對德業多一點信心的根本。
原文標題?:?錯殺機會,快速大爆發的行業龍頭,觸底企穩了,隨時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