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網光伏訊 2月16日,在當天舉行的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3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在保守和樂觀預測下,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95-120GW,全球新增裝機280-330GW。根據機構預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500GW,年均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GW,同比增長59.3%,再創歷史新高,成為新增裝機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電源類型。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長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長74.5%,占全部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的60%,成為新增光伏裝機的首要力量。

王勃華還表示,2022年中國光伏行業再創佳績,四個主要制造端同比增長均在55%以上,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多晶硅產量82.7萬噸,同比增長63.4%,硅片產量357GW,同比增長57.5%,電池片產量318GW,同比增長60.7%,組件產量288.7GW,同比增長58.8%。集中度方面,硅片和組件環節出現CR5占比降低,但5GW規模以上企業增加的情況。

技術方面,2022年國內主流企業P型PERC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3.2%;N型TOPCon電池初具量產規模,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4.5%;HJT電池量產速度加快,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創造26.81%的世界新紀錄,鈣鈦礦及疊層電池研發及中試取得新突破。

此外,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512.5億美元,同比增長80.3%。其中,光伏組件出口量約153.6GW,同比增長55.8%,出口額、出口量均創歷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約36.3GW,同比增長60.8%;電池片出口量約23.8GW,同比增長130.7%。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歐洲市場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14.9%。2022年歐洲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場,約占出口總額的46%,占比繼續提高。硅片、電池片主要出口至亞洲地區;組件出口方面,荷蘭依然保持第一大出口市場地位,波蘭、葡萄牙市場躋身前十。

截至目前,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計裝機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