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能源展望:2050年風光占主導地位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一期《能源展望》報告,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預計將在2050年之前主導發電量,但其增長仍面臨重大挑戰。

由于持續的成本競爭力以及這些資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可再生能源將出現大幅增長。然而,融資和新產能建設的顯著加速仍是繼續保持這種增長的挑戰。

報告概述了三種主要方案,即 "凈零"、"加速"和 "新動力",以探索未來30年全球能源系統可能出現的一系列情況。

bp表示,"加速"和 "凈零"方案探討了不同的能源系統要素會如何改變至2050年的大幅減碳路徑, "加速"方案會減碳約75%,"凈零"方案會減碳約95%。"凈零"方案還包括為支持進一步能效提升和低碳能源采用,在社會行為和偏好方面會出現的轉變。

這兩種方案都假定全球氣候政策會大幅收緊。

同時,"新動力"方案旨在反映當前全球能源系統的總體軌跡。根據這一方案,全球碳排放量會在本世紀二十年代達到最高點;至2050年,會比2019年的水平下降約30%。

可再生能源項目成本在受到短期影響后會再次下跌

bp表示,直至2050年,風能和太陽能都將迅速擴張,這得益于成本競爭力的提升以及支持向低碳電力和綠氫轉變的政策。在經歷最近的短期通脹壓力之后,尤其是在展望期的前10-15年,它們的成本將恢復下行趨勢。

有數個原因有助于太陽能和風能技術生產成本的下降,包括開發量的不斷增長、太陽能組件效率、負載系數、項目規模的提升以及越來越高的渦輪機負荷系數。

成本下降的步伐將會放緩,并最終會在最后20年趨于平穩,因為發電成本的下降將被平衡電力系統以及可變能源份額增加帶來的不斷增長的費用所抵消。

有兩個因素可能會影響成本的前景。為了避免價格的持續上漲,首先,用于制造光伏組件和風力渦輪機的關鍵金屬的供應量需要充分增長。其次,供應鏈需要發展和擴大,以避免過度依賴個別國家或地區的關鍵材料。

增長面臨的挑戰

目前,太陽能容量的擴張速度不足以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標。至2035年,"加速"和 "凈零"方案下的裝機容量平均增速為每年450-600GW,約相當于此前最高增速的1.9-2.5倍。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迅速加快風能和太陽能開發,這取決于數項有利因素,包括輸電和配電能力的擴大,制定間歇性問題管理市場框架,加快規劃和許可的速度以及提供進入市場的機制。

至2035年,在所有三種方案下,中國和發達國家將占到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增量的30-40%。但自那之后,方案將發生變化,在“加速”和“凈零”方案中,新興經濟體(不包括中國)在21世紀40年代的占比將達到約75-90%。

除了風能和太陽能的擴張外,報告還研究了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此外還有因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日益占主導地位而導致的脫碳問題。

電力需求的增長主要受到日益繁榮的新興經濟體以及全球能源系統電氣化的推動。至2050年,在所有三種方案下,最終電力需求將增加約75%。

在三種方案下,印度的電力需求增長了250-280%,歐盟只有10-30%。然而,至2050年,歐盟的人均耗電量仍將是印度的兩倍左右。

關于全球電力脫碳,至2050年,風能和太陽能將占約三分之二,在加速和凈零方案地區甚至會接近75%。至2050年,在 "新動力 "地區,這一份額將達到約一半。

PV-Tech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責任編輯:Selina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