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基綠能近期兩筆投資加起來共計擴產164GW,其中硅片產能100GW,電池產能64GW。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隆基此舉意在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也有人直言,這讓別人怎么活,大擴產后恐怕能與他匹敵的也就通威了。
擴產競賽開始,卷王誕生
2023年伊始,光伏龍頭公司隆基綠能(601012.SH)發布了重要產能規劃動作,一口氣簽訂100GW單晶硅片及50GW電池項目合作。
1月17日,隆基綠能發布公告,根據公司經營戰略和產能規劃,公司與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于2023年1月17日在西安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就公司在陜西省西咸新區投資建設年產100GW單晶硅片項目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根據公告,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原點大道以南,涇永路以北,茶馬大道以西,迎賓大道以東。項目基建工程建設時間約18個月,分期建設投產。根據協議約定,自各期工程項目相關方書面簽署當期全部工程移交單之日起算,各期項目投產時間不超過6個月,達產時間不超過24個月。
隆基如此大的產能擴張瞬間吸引了行業的注意,就地點來說,大規模擴產,西安并不算最佳選擇,畢竟內蒙、云南等電價相對便宜的地區對龐大的制造產能更為友好,耐人尋味。
隆基綠能稱,本次簽訂的項目投資協議符合公司的未來產能規劃,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和產品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規模,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按照隆基一貫的“不領先不擴產”的原則,新的100GW硅片和50GW電池項目的規模,至少將在成本上大幅領先同行,此前隆基也宣布西安項目從15GW擴大到29GW的產能,項目電池工藝將導入公司自主研發的 HPBC 高效電池技術。
14GW追加擴產HPBC電池產能,兩次擴張產能加起來是硅片100GW、電池64GW,相當于隆基在西安的光伏產能將來一次大躍進。
根據隆基官方公布的消息,截止到2021年底,隆基綠能硅片產能105GW,電池片37GW。預計到2022年年底,隆基硅片產能能達到150GW,電池片產能達到60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85GW。
如果1月隆基官方公布的產能能全部落地,那么硅片擴產產能達到了2021年產能的95%,2022年產能的66%;電池片擴產產能是2021年產能的173%,2022年產能的106%,將成為隆基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擴產,攪動了整個光伏行業的擴產神經。
隆基暫時并未透露關于本次項目投資金額的情況,但綜合業內普遍的電池及硅片的單位投資情況來看,上述項目總投資將達到數百億元量級。
打壓 Or 自我救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隆基綠能此舉意在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過去一年,光伏行業迎來了眾多新跨界公司和玩家,對原有光伏公司形成了一定競爭沖擊,在后來者的體量面前,隆基可以規模化產能進行碾壓。
當前,隆基除了在傳統優勢主營業務硅片領域受到TCL中環,以及高景、上機等強勁競爭對手的牽制,同時面臨上游硅料龍頭的價格把控及定價權爭奪。
過去一年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價格較量激烈,近期光伏行業對于硅片制造環節的爭議更是不斷。四季度硅片價格大幅下滑,市場傳言硅片過剩為了去庫存,硅片公司硅片先后大幅降價,另一方面新擴產能巨大,這一制造環節競爭正在加劇。
1月17日,國內某龍頭硅片價格又再次出現大幅跳漲,其中,182mm硅片跳漲至4.45元/片,210mm尺寸硅片跳漲至5.8元/片,價格波動頻繁,明顯存在一定帶節奏。
再看組件層面,雖然近兩年隆基組件登頂全球出貨榜第一,但從今年幾大組件頭部企業的出貨數據看,前四家公司的出貨量差距不大,尤其前三名均站上40GW,從以前十幾個GW到幾GW之間,隆基的優勢正在變小。
從當前復雜的行業競爭形勢來看,也有人士認為,此次大擴產是隆基另一種層面的自救,意在加深護城河,鞏固自己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是為了成為下一階段光伏巨頭而邁出的關鍵一步。
(責任編輯: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