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荊玉
困擾整個光伏行業已久的硅料瓶頸終于得以緩解。
2022年三季度末以來,隨著多晶硅料產能快速釋放,硅料結束了兩年多的連續上漲,開啟了下跌趨勢。根據機構PVinfolink上周發布的數據,單晶致密料主流成交價格已降至277元/kg,低價區間來到268元/kg,距離2022年內高點330元/kg降幅已達18.8%。
考慮到2022年Q4和2023年硅料新產能的大量落地,硅料價格的周期大拐點也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但就在困擾整個光伏行業兩年之久的瓶頸緩解之際,二級資本市場上光伏上市公司的表現卻陷入了階段性的“冰點”。光伏ETF(159857)自8月至今下跌近30%,隆基綠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光伏龍頭的股價均在近期連續下殺,創下了最近一輪調整的新低。
光伏ETF表現(2022年6月1日至今)
曾經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光伏概念股,為何反而在硅料瓶頸緩解后變得乏人問津?
一方面,作為光伏產業鏈中最緊缺的環節,硅料牽一發而動全身,其價格的下跌也帶動了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程度不一的價格下跌。這意味著其他環節的玩家并不都是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當最大的供給端瓶頸緩解后,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再次成為焦點。市場擔憂,隨著硅料價格下滑向下游的硅片、電池、組件環節傳導,會再次出現激烈的價格戰。近期硅片領域價格踩踏嚴重,甚至比硅料還要慘烈,已經出現了價格戰的跡象。
由于在產業鏈各環節中擴產周期最長,硅料的周期性變化往往影響著光伏行業的根本脈動。根據以往的經驗,硅料的瘋狂往往是整個光伏行業周期輪動的最后的瘋狂,每一輪都是如此。因此本次上游硅料的供求轉折點極有可能是價格戰的時間節點,也將是新一輪行業洗牌的開始。
01
硅料拐點已至
隨著硅料廠商新產能的不斷落地,硅料價格的周期向下已經成為共識。
最近一段時間,硅料價格下跌的新聞不絕于耳。自2022年12月初,就有自媒體稱250元/kg的多晶硅致密料無人問津,彼時主流廠商的硅料均價在300元/kg左右,因此迅速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雖然這一消息后來經歷了多方辟謠,但卻沒擋住硅料價格的連續下跌。據上文機構PVinfolink最新數據,當前277元/kg的硅料主流成交價格距250元/kg已經十分接近,其下降速度超出不少人的預期。雖然硅料在短時間內難以出現斷崖式下跌,但價格反轉的信號已然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硅料價格曾在短時間內出現下跌,隆基和中環兩大硅片玩家也曾跟隨硅料降價,但最終硅料價格于2022年1月初止跌,并在1月26日開始反彈,隨后便一路上漲,最高漲至308元/kg。
有此先例,部分業內專家不再輕言硅料拐點的到來,但隨著硅料廠商新產能的不斷落地,硅料價格的周期向下已經成為共識。
PVinfolink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Q3,硅料年化產能已超過400GW,Q4硅料年化產能將快速爬升至超過500GW,相比Q3同比增長25%,這一數字創下了近三年來的季度最大增幅。
更長周期來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硅料產能合計51.9萬噸,而2022年底國內硅料產能將達到120.3萬噸,同比翻倍有余。2023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將再次翻倍,達到250萬噸。
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3年國內多晶硅產量保守估計有146萬噸,加上進口多晶硅可達156萬噸,這些硅料已經足夠600GW光伏裝機。這不僅遠超明年的全球光伏裝機量需求,即使是潛在的光伏市場需求全部激活也無法消化。
在此背景下,硅料價格的下跌是中短期內的必然趨勢。因此目前市場雙方正處于“僵持”和“觀望”狀態,在不斷地尋找新的價格平衡點。
針對這一現狀,PVInfolink在12月15日的周評中指出,新訂單簽訂和價格談判過程艱難,買方觀望情緒嚴重,而且雙方對于新成交價格截至本周仍然難以達成一致,博弈仍在繼續。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