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互聯網
作者:Ada
物聯網智庫 原創
導讀
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行業的新貴——戶用儲能,在大洋彼岸掀起了一場增長風暴,并已經波及國內市場,物聯網企業又能從中獲得哪些新機遇呢?
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行業的新貴——戶用儲能,在大洋彼岸掀起了一場增長風暴,并已經波及國內市場,這個與光伏、新能源、雙碳等行業熱點息息相關的新概念迅速贏得資本青睞。
據海外投融資研究品牌格隆匯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的A股儲能概念股已經多達220多只,并有不少都是近期新增的,其中有近半個股自從年內低點至今漲幅超過50%,包括超過1/4的個股實現股價翻倍。而在其中,又有近半個股要么是處于經營虧損狀態,要么是沒有實際業績支撐、估值失真的小盤股。
資本逐利,戶用儲能在海外市場的爆發與快速普及也昭示著這的確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新賽道,但其又能否在國內市場一展拳腳呢?物聯網企業又能否吃下這波紅利呢?
戶用儲能高速奔向增長期
近年來,“碳中和、碳達峰”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在政策利好之下迎來了快速增長,除了不斷擴增裝機量在發電側提高能效外,后續的儲能與合理用能也成為了重中之重。而隨著儲能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家庭場景也逐漸成長為新能源應用的重要領域,尤其是在海外市場,居民電價持續上漲之下,戶用儲能的經濟性頗具優勢,加之政府的各類裝機激勵進一步推動其快速普及。
具體來看,在需求側,首先是用電成本持續上漲所帶來的經濟性需求。歐美國家的電價逐年攀升,加之俄烏沖突所帶來的能源危機導致天然氣成本飆升,電價成本短期內快速上漲。有數據顯示,歐洲現貨市場均價由2019年年底的約50歐元/MWh漲至最高300歐元/MWh以上,歐洲各國2022年5月的電價較2021年初上漲100-330%。這也極大刺激了光伏發電在家用場景的應用,戶用儲能自然也隨之爆發,同時,各國政府也通過電價補貼進一步推動居民在光伏裝機的基礎上配置儲能設備。
其次是供電穩定性差所帶來的自給自足需求。區別于國內電網建設,海外部分地區社區分散、地廣人稀,電網建設成本高且后續升級乏力,電網協調能力弱,尤其是在極端天氣影響下,難以保障居民供電穩定性。而戶用儲能則可以在公共電網故障或供電不穩定時實現自給自足,保障穩定用電。
在供給端,光伏在一眾可再生能源中脫穎而出,在技術、設備、應用等環節均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體系。據東吳證券介紹,目前部分海外發達地區的戶用光伏滲透率已經較高,發展模式由補貼驅動、全額上網向自身經濟性驅動、自發自用轉變,配套儲能的需求逐漸顯現。
縱觀全球戶用儲能市場,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中的數據顯示,即使面臨新冠疫情和供應鏈短缺的雙重壓力,2021年,全球新型儲能市場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2021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18.3GW,同比增長185%。其中,美國、中國和歐洲處于領跑位置,三者合計占全球市場的80%。同時,東吳證券也認為,全球戶儲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預計到2025年戶儲滲透率有望達28%,其中美國和歐洲是最重要的兩個增長點。
高速增長的背后無疑也蘊藏著巨大發展空間,“正像90年代的空調”,有市場資深人士如斯比喻戶用儲能。筆者認為,這一方面暗喻了戶用儲能將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內迅速普及并成為婦孺皆知的基礎家用設施,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戶用儲能產業鏈上的企業將迎來絕佳的發展機遇。
目前,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戶用儲能供應商TOP3分別為特斯拉、派能科技、比亞迪,分別占比為18%、14%、11%。其中,德國市場最大供應商為比亞迪,占比26%;意大利市場派能科技占比最高,為23%;美國市場由特斯拉主導,占比55%;日本市場則多為本土品牌供貨。
國產企業有哪些機遇?
可以看出,戶用儲能的歐洲市場由于光伏應用整體滲透率高、推廣早,具有一定的用戶基礎,更是在地緣沖突影響下需求激增,也推動了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總量的增長。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海外光伏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實現量價齊升。上半年組件出口量達78.6GW,同比增長74.3%;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1%。
而除了基礎設施與器件之外,戶用儲能的發展又能否為物聯網企業帶來一些創新應用呢?
首先,戶用儲能的典型使用場景是與戶用光伏搭配形成家用光儲系統。家庭光儲系統主要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鋰電池模塊、交流負載等。并網家庭光儲系統可由電網對家庭負荷供電或家庭光儲系統對電網輸電,離網家庭儲能系統則與電網無電氣連接,適用于孤島等偏遠無電網地區。在并網場景下,白天,光伏電優先供給家庭負載,滿足家庭負載后充入儲能電池,電池充滿后余電并網;夜間由儲能與電網雙路供電。如遇突發外部斷電情況,儲能可持續提供穩定電源。
以在智能光伏領域早有建樹的華為為例,其早在2021年便發布了全場景智能光儲解決方案,基于瓦特技術、熱技術、儲能技術、云與AI在家庭綠電場景下以智能能源控制器為核心,配套智能組件、智能組串式儲能和綠電云,構建智能用電生態。此外,威勝電氣、龍能科技等廠商也均發布了家庭光儲系統。
其次,戶用儲能看似重在儲存,但其后的電池管理與全屋能源調配也同樣重要。其中,作為電化學儲能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之一,儲能BMS(電池管理系統)具有實時監控電池電壓、電流、溫度的功能,進而實現對SOC、SOH等電池狀態的計算,從而實現對電池的均衡管理、熱管理、故障報警等功能。
據介紹,儲能bms不同于車用BMS,車用BMS對適應環境要求更高:寬溫度范圍、高抗震性、高防水性等,但汽車能量系統相對較小,而儲能系統更復雜、龐大,充放電深度更深,壽命周期更長,儲能BMS需要應對更復雜的能量管理體系。GGII預測,至2025年中國儲能BMS市場價值達到178億元(含出口海外),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7%。
圖源:高工儲能
在國際儲能市場占有率頗高的派能科技則是在電池、BMS以及系統PACK等關鍵環節完全自主研發生產,可以提供全系列電壓等級全場景儲能系統及定制化解決方案,并已獲得中國、歐盟、北美、澳洲、日本等國際地區的認證。
寫在最后
目前,“低碳”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全球能夠達成共識的發展方向之一,清潔能源的挖掘、利用是一場人類自救。而光伏作為已經相對成熟新能源,更應該充分發揮其價值,在更多場景下實現能源升級。戶用光儲作為其中的重要應用方向在最近一段時間內迎來了快速增長,希望隨資本狂歡而來的是產業鏈上下真的能夠把握機遇,更上層樓。
參考資料:
1.《戶用儲能是怎樣的新賽道?看這篇就懂了》,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2.《儲能,又一場難得的投資盛宴》,格隆匯
3.《“家用儲能”突然爆火,原因挖到了!是“長坡”還是“短炒”?機會在哪里?》,價值線
4.《GGII:預測2025年中國儲能BMS市場空間達到178億元》,高工儲能
原文標題?:?華為、特斯拉都盯上的“戶用儲能”市場大爆發,物聯網企業如何分得“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