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ercom Capital Group發布的消息,2018年,最初圍繞著美國201案、中美貿易戰、中國531新政和印度貿易關稅的一系列問題令全球公司削減了總計約30億美元的太陽能行業資金。

2018年,太陽能行業融資額下降了24%,跌至97億美元,而2017年的融資額為128億美元。貿易和政策問題造成了金融行業的不確定性,這種狀況可能會延續至2019年。

Mercom Capital Group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Raj Prabhu表示,“2018年充滿了不確定性,從201案開始,先是中國宣布設置裝機量項目上限、調低上網電價,然后又傳來了印度對進口商品征收保障稅的壞消息。這一年,太陽能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融資活動反映出全球三個大型太陽能市場不確定性所產生的影響。”


盡管行業低迷,但2018年部分行業活動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盡管行業低迷,但2018年部分行業活動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Mercom強調稱,2018年,太陽能行業實際上創下了記錄,這與光伏電站項目的收購有關,2018年項目收購總量為29GW,而2017年為20.4GW。

這是通過2018年218個大型太陽能項目的收購(已公開的54個項目總計為84億美元)實現的,而2017年為228起收購(已公開的92個項目總計為83億美元)。

Prabhu補充表示,“自2010年以來,我們收購了約100GW大型項目,這反映了太陽能作為一個資產類別的發展程度。優質太陽能項目現在已成為了成熟的、有吸引力的全球投資機會。”

Mercom還指出,2018年公共市場融資有21起,金額增長至23億美元,而2017年為33起,共17億美元。


2018年公布的大型項目資金交易共182起,金額達140億美元。

2018年公布的大型項目資金交易共182起,金額達140億美元。雖然2018年的金額類似,也為140億美元,但2018年的交易數量高于2017年(167)。

然而,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了這一子行業。 Mercom指出,2018年共有182名投資方為約15GW大型太陽能項目進行了投資,而2017年則為161名投資方,20.5GW項目。

已公布的債務融資數量也同樣如此,2018年的降幅為36%,53起單獨交易的總金額達到60億美元,而上年度74起交易的融資金額為95億美元。

根據Mercom的數據,大型項目的最大投資方包括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該銀行投資了16個項目。緊隨其后的是荷蘭開發銀行和Natixis,分別投資了7個和6個項目。

2018年的65起交易募集了13億美元風投資金,其中12億美元流向了50家太陽能下游企業,占2018年風投融資總額的91%。


2018年的65起交易募集了13億美元風投資金,其中12億美元流向了50家太陽能下游企業,占2018年風投融資總額的91%。

近年來,太陽能行業風險投資已經轉移到下游業務領域,這為光伏技術公司帶來了3700萬美元投資。服務提供商獲得了2800萬美元投資。

平衡系統公司獲得的投資達到2500萬美元,之后是薄膜公司(2500萬美元)和聚光光伏公司(240萬美元)。

2018年獲得風投最多的太陽能公司是Cypress Creek Renewables(融資2億美元),其次是綠GreenYellow(1.74億美元)和Amp Solar(1.54億美元)。Wunder Capital融資1.12億美元,Sunnova Energy融資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