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學習完,覺得該文件有六大看點。
看點一:帶來增量市場,提振行業信心
在補貼缺口擴大的壓力下,光伏行業普遍對2019年帶補貼的指標規模預期大幅降低;由于規模、補貼標準一直不明確,行業對2019年的國內市場新增裝機普遍預期較低。
而平價上網項目,則是在原有的“帶補貼的指標規模”基礎上,又提供了一大塊增量市場空間;更重要的是,這塊增量的規模理論上是不受限制的。毫無疑問,這將極大提振市場信心!
看點二:權利下放到省級,國家不控制規模
國家能源局對“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并不限制規模,而把這個管理權限下放到省級。文件中特別強調了,電網公司要保障試點項目的消納!為了保證存量項目的“棄光率、棄光率雙降”指標和新項目的消納,省級電網公司會根據預期的消納情況對項目總規模和開發步驟進行控制。
由于審批權在地方,所以項目可以隨時備案、隨時開展工作,而不需要等到特定時間。地方政府批復項目時同時抄送給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局選擇定期公示“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目錄,以保障名單中項目享受特殊支持政策。
看點三:哪些地方可以做
由于考慮到要保障項目消納,只有光伏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是綠色的省份可以開展;另外,跨區域輸電通道(特高壓)項目,如果受端省份是綠色地區,也可以做。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布的《關于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的通知》,綠色省份只有14個,主要集中在資源差的三類資源區,如湖南、貴州這種資源特別差的地區。實際上,現階段能開展光伏平價上網試點的省份,不會超過10個。
看點四:五項措施提高項目收益預期
為了盡量提高這類試點項目的收益,文件中采取了五項具體措施:
1)認可地方補貼,即去補貼是去國家補貼,享受地方補貼的項目也可以進入試點;
2)通過就近交易市場提高項目收益。在文件中,明確試點項目就近交易時,不需要繳納上一級的過網費!與用電大戶就近交易價格肯定高于脫硫煤標桿電價,項目收益更好!
3)不需要繳納交叉補貼!目前大工業、工商業用電戶的電費中,都包含“交叉補貼”,各省的金額不同,大約在0.1~0.15元/kWh左右。這無疑相當于項目電價又有0.1~0.15元/kWh的增長空間!這無疑將大大提高項目的收益率!
4)可獲得綠證收入。目前的綠證價格與補貼掛鉤。此次下發的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其補貼為“0”,理論上,試點項目綠證的邊際成本為0,可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可再生能源配額制》2018年已經征求了三輪意見,預期將很快下發,并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配額制”的實施,必然會帶來綠證購買的需求。相對于目前市場上風電100多元每張,光伏500多元每張的綠證,這批“0”成本的綠證無疑將極具競爭力!即使以幾十元一張,折合每度電也有幾分錢的收入,這又給項目帶來一筆額外的收益!
5)優先發電權交易。文件強調了電網按照保障小時數全額收購項目電量。如果保障小時數之外發生限電,這部分電量可以優先參與發電權交易。交易的價格雖然不如脫硫煤電價高,但仍然是業主收益的一個補充。
有地方補貼、就近交易高電價、免交叉補貼、綠證收益、優先交易5項措施加持,可以使項目實際的電價高于脫硫煤電價0.2元/kWh以上,“去補貼平價”的門檻就低了很多!
看點五:固定電價,20年穩定收益
我國正在進行電改,所有類型的項目將逐漸開始參與市場化競爭,可能5年以后就沒有“脫硫煤標桿電價”的說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試點項目的收益該如何保障。為了保障試點項目有穩定的收益,文件中特別強調了,電網公司要跟項目簽署長達“20年”的購售電協議!
未來,無論電力市場如何變化,未來的電價是漲還是跌,試點項目的收益是十分明確的。這一措施,很好的避免了試點項目將來可能面臨的電價下降風險!
看點六:企業要抓住窗口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本文件的有效期到2020年底,即窗口期僅為兩年。只有這兩年內的項目,才能享受到上述一系列支持措施。也許兩年以后,將出現大批量的平價上網的風電、光伏項目,屆時將不再給予上述特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