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20GW到底能落地多少?
個人認為,一個“平價上網”項目要落地,之前一定要確定三件事:
1)土地費用
土地使用稅如何征收始終是一個不確定因素!2016年山東稅務征收土地使用稅的事情再行業引起軒然大波,2018年某領跑者項目并網11個月收到1000多萬元的土地稅征收單;2018年青海省兩個領跑者基地因為征收土地使用稅一波三折,最后暫緩征收,但未來是否還會征收?不僅山東、青海,據介紹,天津、河北、內蒙等很多地方也都在這一點上模糊不清。
除了土地使用稅,2019年1月1日新下發的“耕地占用稅”對農光、漁光互補項目如何征收?
土地費用問題不解決,平價上網項目收益就沒辦法算!
2)限電問題
雖說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不限電,但未來是否會限電,誰也說不好!畢竟,光伏電站要運行20年。5年前,西北的光伏電站也不限電!個人認為,5%的限電率可能是要考慮的。
另外,如果平價上網項目可以隨便上,電網配套是否能跟上?一下子冒出這么多光伏項目,電網肯定吃不消。因此,有消息稱,未來的平價上網項目,還是要根據電網的消納進行總體規模管控。
3)電價問題
隨著電改的推進,光伏電站未來可能要參與市場化交易。一旦開展交易,也就沒有“脫硫煤標桿電價”。未來,光伏項目的電價可能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平“價”,但“價”是多少?
就算這三個問題都考慮清楚了,在實操過程中,“平價上網”項目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目前躍躍欲試的20GW項目,可能基本上都是“圈而不建設”,只不過大家都知道“土地資源”、“電網接入資源”是有限的,無論是否能建設,先圈下來再說!
(以下內容來自于公眾號“光伏經驗網”)
目前,國家能源局唯一下批文的“平價上網”項目——東營河口區光伏項目。當初,這個項目在業內引起極大轟動!現在來看一下這個項目的進展!
2018年8月30日,國家能源局批復了《關于東營市河口區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項目無需國家光伏發電補貼的請示》,明確“對于此類不需國家補貼的項目,各地可按照國家有關可再生能源政策,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在落實土地和電網接納條件的前提下自行組織實施。”
從批復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4個月,東營河口的項目,現在進展如何了呢?
日前,筆者來到了東營市河口區,實地考察了項目進展。根據相關負責人的介紹,項目總體規劃500兆瓦,利用河口區豐富的土地資源,采用漁光互補/地面光伏電站的形式,所發電量與河口電力大戶直接交易,通過220KV電壓等級送入河口電網。項目推進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輸配電價的核定”問題。
問題的由來
目前困擾項目進展的最大問題,是這個項目的運作模式為光伏發電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在國內尚屬首例。
據筆者了解,光伏發電參與電力交易,已經開展了多年,以新疆自治區為例,為了解決光伏發電的消納問題,當地早就已經開展了保障利用小時數之外的光伏電量參與電力交易的工作,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8年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發布了《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試行)》,規定準入的電力用戶與并網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對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以外的電量,通過協商、掛牌等市場化方式進行的中長期電量交易。這是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可再生能源而設立的交易規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上述案例,保障小時數之內的電量仍然執行國家相關補貼政策,保障利用小時數之外的電量參與交易,涉及的主要是發電權問題。也就是說,這些交易項目其實屬于“部分電量交易”。
而河口項目是全電量參與電力交易,最難的交易電價的確定。交易電價中更難的是輸配電價的核定。

用電大戶消納光伏電力,前提是:
電價不能高于網電價格,甚至不能高于與常規電源電力直接交易價格,如果此項目執行山東省常規電源的電力交易價格。
目前來講,該項目是很難達到收益率要求的。
如果交易價格低于山東省常規電源的電力交易價格,那么輸配電價就要相應的降低,以保證傳導至用戶的電價有一定的吸引力。
關于輸配電價標準的規定
2018年9月1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文件規定:“對于在配電網內與用戶自主交易的新能源電量,應確保只收取所涉及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切實保障項目的經濟競爭力”。“鼓勵各地區結合增量配電網試點、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電力直接交易等開展風電、光伏發電與用戶直接交易的試點工作。”
而此之前,根據《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01號規定:“過網費”核定前,暫按電力用戶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公共網絡輸配電價(含政策性交叉補貼)扣減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所涉最高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
山東省電網的輸配電價表如下。

如果按照上述文件的規定核定該項目的配電費,假定電力用戶以35KV接入,光伏電站以220KV接入,河口電網為220KV配電網,那么,該項目的配電費可能只有3分錢/度,是非常利于項目推進的。
但是難度在于上述算法能否得到切實執行。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經過綜合測算,計劃將上網電價定位0.45元/度,目前正在和省、市、區政府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政府的支持。
如果按照之前的計算,那么傳導至電力用戶的電價將為0.53元/度(上網電價0.45+輸配電價0.03+基金及附加0.05),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其他突破途徑
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了報送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提到“鼓勵縣級以上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區、擁有配電網存量資產控股權的地方電網、躉售縣等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
如果河口光伏項目能夠結合增量配電網試點,對于輸配電價的確定,是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的。
結語
雖然理論上,在現有光伏系統的造價水平下,部分地區的脫硫煤電價已經可以支持項目收益。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體制中的限制。
因此,20GW的平價上網項目,只是看上去很美罷了,2019年到底能并網多少尚未可知。在光伏們的文章中也提到:2019年夏天,或許將冒出來超過30GW的平價上網項目——當然,預計大量項目不會在獲批后一年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