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正在有序地安裝光伏太陽能。

近日,在開化縣華埠鎮聯豐村寺塢自然村,施工人員正在有序地安裝光伏太陽能。放眼望去,整個寺塢的農田里、坡地上都已安裝上了太陽能。

“這是光伏扶貧項目,裝機容量10MW,總投資1億元,目前工程已近尾聲,計劃12月底完工并網發電。”村支書王豫元介紹,聯豐村是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想方設法讓農民盡快富起來是村兩委工作重中之重。近年來,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土地出現無人耕種的現象,村兩委找信息、找項目,想激活這些“沉睡”而又寶貴的土地資源,幫助村民增加收入。


施工人員正在有序地安裝光伏太陽能。

今年年初,聯豐村干部得知開化縣里有一個光伏扶貧項目,而寺塢自然村有200多畝水田和山地,處于拋荒半拋荒狀態,一直以來經濟效益不高,但陽光充足,適宜開發光伏項目。經過努力,該縣有關部門經過現場勘察認證,同意將光伏扶貧項目落戶聯豐村寺塢自然村,并以土地流轉形式,流轉給專業公司經營。今年6月項目正式啟動,召開戶主大會時,協議簽訂率便達到100%。

“我家原來有4畝耕地,種水稻除了農藥、化肥和人工成本,一年只能賺500元左右,現在一點不用費心,每年就能拿到3000元,自己又可以安心在外務工,一年能賺六七萬元。”村民艾根富高興地說。

據了解,寺塢有水田147.56畝、山坡地82畝,涉及農戶90戶,流轉費水田每年每畝750元,山坡地每年每畝450元,每年可為村民增加收入14.62萬元。土地流轉合同年限20年,為村民增加收入近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