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鄉洪橋村一光伏電站2018年7月16日,當日發電560.7KWH,累計發電24836KWH,收益29803.2元。”隨著智能化管理平臺打開,一連串的數據實時體現,光伏扶貧工程的光伏發電數據一目了然,光伏發電收益資金一清二楚。截止目前,余江區已建成21個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容量12.963MW,全區累計發電效益達1614.7萬元。
近年來,余江區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經濟社會建設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突出位置,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清潔能源政策號召,牢牢抓住縣域開發光伏產業機遇,部署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逐步擴大農村電力、燃氣和清潔型煤供給,持續推進光伏產業縱深發展,為貧困戶如期脫貧、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培育了新產業、開拓了新路徑。
為積極推進光伏產業縱深發展,精準對接縣域產業扶貧融資需求,余江區通過建立聯村發電站推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擴面)工程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易地搬遷扶貧電站提升后續幫扶、戶用電站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四種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同時依托鷹潭市打造智慧新城建設,全面推進智慧光伏建設,堅持建設與管理兩手抓,一手抓光伏產業建設布局,一手抓產業基站的監管維護。在全省創新采用智能化監管光伏發電項目,大力推動光伏扶貧向智能化轉型,依托光伏發電智能化監管平臺,既可集中監管,又能利用手機便捷監管,初步實現了“設備效益精準最佳,故障處理精準定點,扶貧效益精準透明,實時管理精準安全”的“四個精準”目標,最大程度提質增效,讓光伏扶貧產業更健康、更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