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播出了《點沙成金 生態治理成為致富新起點》,講述了全國首個沙漠“林光互補”示范項目,光伏發電再次登錄央視新聞聯播節目。
庫布其治沙,在曾經的死亡之海上,書寫著綠色的傳奇。在取得顯著生態效益的同時,庫布其人還以市場的眼光和產業發展的思路,治沙又治窮,增綠又增收,在荒漠化治理中尋找點沙成金的致富新起點。
在庫布其沙漠的腹地,這一大片綠色,就是白音道爾計的家。20多年來,白音道爾計在這里治沙綠化,他的9000畝草場水草豐美。但是采訪中我們發現,偌大的草場,白音道爾計卻只養了兩百來只羊。
治沙治了20多年,不大量養羊,收入太低,活不下去;養多了羊,吃光了草,還是活不下去。牧民們多年來在治沙與放牧的矛盾中反復折騰。當地黨委政府認識到生態治理不能光靠農牧民家庭為主,而要撬動市場的力量,從生態產業求生路。
三年前庫布其建起了全國首個沙漠“林光互補”示范項目——億利生態光伏電站。

第一年這里治沙改土2萬畝,帶動5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2013年年底,聯合國首次頒發“全球治沙領導者獎”。中國唯一的獲獎者,就來自庫布其。
據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中國庫布其生態財富評估報告》,庫布其沙漠共計修復綠化沙漠969萬畝,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人民幣,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超過1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超過100萬人次。來自聯合國的財富報告印證著中國人民在沙漠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