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安裝光伏組件就能發電,不用人操心,每天都會有錢掙。”2018年1月14日,地處中條山上的夏縣瑤峰鎮康家坪村貧困戶秦文安高興地說。他家安裝的5千瓦戶用光伏系統,2020年前還能享受政府資金貼息及屋頂光伏收益共計每年3000元。黨和政府對我們困難群眾真是高看一眼,厚愛一層。
光伏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新途徑,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夏縣瑤峰鎮黨委、政府巧妙地將精準扶貧與光伏發電項目及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結合,在困難戶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讓他們享有“賣電”收入,該項目即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化,又助推傳統農業快速向新能源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在實施2017年度光伏發電產業精準扶貧項目時,瑤峰鎮通過走訪企業、走訪貧困村,創設出“政府+社會+銀行+供電+困難戶+項目”的“六位一體”精準幫扶商業模式,精心打造光伏產業幫扶的“瑤峰樣板”。他們與運城市發改委、運城市電業局、夏縣扶貧辦、夏縣電業局、夏縣農業銀行等多部門共同推進實施。
光伏發電項目對農村來說是個新鮮事,但是一些群眾缺乏認識。黨委、政府抽調專人負責,給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壓責任、壓擔子,他們挨家挨戶給群眾講政策、講項目、講前景,給山區群眾吃下了“定心丸”。最終申請貸款440萬元,每戶貸款5萬元,使光伏發電項目在康家坪小山村落地生根,全村2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屋頂安裝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實施。
據初步測算,三年內每戶每年可拿到3000元的政府貼息,第一年可賺七八百元,六年后每戶每年可有6000元的穩定收入,整個項目可為老百姓提供至少15年的光伏發電收入。
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既開發了當地優勢資源,又增加了建檔立卡戶的現金收入,瑤峰鎮的實踐,做到了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扶貧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脫貧長效精準,項目主動積極,貧困老百姓擁護,是一舉多得、各方共贏的好項目。
來源: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