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是最近幾天打開新聞頁面跳入眼簾的高頻詞匯。是的,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霧霾季”,年年如此,今年更甚。穹頂之下:重重陰霾何時散開?進入初冬,各地開始集中供暖,尤其北方低溫地區早在10月中旬便開始展開冬季供暖工作。眾所周知,當前的供暖燃料主要以煤炭為主,在提升室內溫度的同時,灰蒙蒙的霧霾天氣也魔鬼般侵占了生活的每個角落。


10月10日山東省住建廳等五廳局聯合發文,并提出到2020年全省實現“清潔采暖”,并下發《關于推進全省城鎮清潔采暖和深化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中表示,將鼓勵資源富集地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取消散煤供暖。10月末,河北省也出臺了清潔能源供暖的價格政策,明確了清潔供暖設施用電支持政策,鼓勵清潔供暖用電電量積極參與電力市場價交易,明確居民煤改氣采暖用氣的價格政策等。
同時,目前全國共有18個省市出臺了“煤改電”和“煤改氣”的相關優惠政策,共同致力于冬季的清潔采暖工作。
但一些地方的清潔采暖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依然存在,煤炭去產能依舊任重道遠!能源新寵:非太陽能發電莫屬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約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的67%,成為了我國新增電力的主力,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日益凸顯。前第三季度光伏發電裝機增長了43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同比大增了4倍,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17萬億千瓦時,約占規模以上全部發電量的25%。其中,光伏發電和風電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70%和26%。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典型,它們對于環境的破壞程度較低,其環境影響程度幾乎為零。但風力發電會造成一定的噪聲污染,對建站的地域選址較為挑剔,大面積的普及度不高。
結合以上各種發電模式的對比來看,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會以其永不枯竭、安全環保、發電量高、建設周期短、普及度高等優勢成為能源界新寵!
美國國家實驗室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5年間,美國因光伏、風電的發電量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0萬噸、氮氧化物60萬噸、PM2.5顆粒物5萬噸。該實驗室估計,相應地空氣改善使得7000人避免了過早死亡,相當于節省了560億美元的公共健康開支。由此來看,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項目不但能持續不斷的為國家提供節能、環保的電力,也為提升空氣質量、呵護國民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尤其在2017年,戶用分布式光伏在我國的火熱發展,讓光伏發電不再是遙不可及、無法觸碰的能源發展模式,而是成為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家庭必備。同時,國家及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補貼政策對光伏發電予以大力支持,讓每一位電站業主在使用清潔、環保電力的同時獲得一份可觀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發電項目的發展模式靈活多樣,在完成基本的發電業務的同時,還發展出了一系列的“光伏+”模式,結合和農業、養殖業、漁業、扶貧項目等,真正的做到了在綠色、環保、節能的同時賺取陽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