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和媒體接受到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邀請,出席7月29日,漢能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漢能‘漢瓦’上市發布會”。據悉,本次產品發布是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繼2月28日舉行民用便攜式移動能源產品發布以來的又一次漢能產品發布。
有接到漢能發布會邀請函的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漢能正在加速新產品推出。漢能正以客戶為導向,通過調整自身產品在市場端應用,增加客戶粘性,漢能的產品也越來越“接地氣”。
漢能正在調整自己的產品應用?對此,記者調查了漢能2017年全部事件類新聞:上海SNEC展,漢能產品“呼啦啦”地鋪出一大片;上海綠建展,漢能展臺不輸任何一線光伏企業;2月底,漢能民用的便攜式移動能源系列產品全球發布;5月初,漢能北大國際醫院項目并網,漢能國電投總部項目落成,漢能與摩拜簽署合作協議,且首批配置了“漢能芯”的共享單車迅速登陸北京……
經過對這一系列漢能相關信息進行研究,記者發現,漢能在堅持常規太陽能發電市場業務(分布式光伏、戶用光伏、光伏農業、光伏扶貧等,注:近年來,漢能在地面電站方面投入很少,記者猜測其業務側重已經調整)的同時,正在以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廣泛適應性特征為基點,通過產品創新,快速推進漢能的產品差異化。
正因如此,有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說:“520之后,漢能有一段蟄伏期,但現在,漢能活了,如果你查看過漢能控股集團官網的信息變化,你就會明白,漢能活了。”
而漢能此次發布的“漢瓦”,也是漢能推行產品差異化的一個重要表現。進入2017年,漢能的漢瓦已相繼在上海SNEC展和綠建展上露面。該產品與市場上常規戶用光伏不同,是以建材的角色直接用于房屋建設,在新建房、改建房市場有巨大優勢。
本次發布會,漢能“生態建筑”一說,既符合產品特點,也十分契合時代。
有數據顯示,全球建筑活動所消耗的能源占總能耗近50%,占自然資源總消耗量的40%。污染方面,大約一半的溫室效應氣體來自與建筑材料相關的生產以及運輸、建筑施工以及相關的能源消耗、廢棄物。
在這一背景下,全球生態建筑相關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所謂生態建筑,追求的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期限內,在保證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讓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地變小。
很顯然,以“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為理想的漢能,發現了這一巨大的市場,并以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創新,搭建了企業與該市場直接的強聯系,漢能創造了可以最大程度滿足社會需要的建筑生態產品——漢瓦。
漢瓦將輕薄、高效、柔性的漢能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芯片通過內外雙層的夾膠封裝工藝,精密封裝在透光度超過91.5%的超白浮法玻璃內層中,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薄膜太陽能的高轉換率特性,又滿足建筑的整體性和審美設計需求。
可以看出,漢能的漢瓦將太陽能發電與建筑相結合,為其帶來綠色的電力,滿足建筑能耗需求。這是當下國家大力倡導生態建筑、追求綠色發展的現實選擇之一。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領軍企業,漢能早在推出戶用光伏產品起,就一直提倡將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與建筑相結合,減少建筑對能源的消耗。
從2015年開始,漢能的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正式面市,它基于漢能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在平房、陽光房、別墅等擁有獨立產權和屋頂的建筑上,安裝高性能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家庭使用,并可“余電上網”獲取經濟利益。
通過兩年多的發展,漢能戶用業務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熟,建立了龐大的渠道經銷商網絡、系列產品體系,和“三位一體”的售后服務體系。截至去年底,漢能戶用經銷商數量超過1200家,基本完成了對全國市縣級市場的覆蓋。據漢能薄膜發電集團2016年年報,漢能戶用發電業務全年售出近三萬套系統,穩居國內戶用發電市場前列。
雖然漢能的戶用系統頗受市場青睞,但漢能并不滿足現狀,仍然在堅持追求完美的產品。漢瓦是漢能研發中心對戶用等分布式市場應用端的二次開發,避免了新建房在選擇光伏產品時,必須要完成房屋建造后,才可以進行安裝的現實問題。
一定意義上講,即將全面推向市場的漢能“漢瓦”,顛覆性地打破了傳統光伏產品應用的邊界。戶用光伏將告別傳統光伏組件加裝在建筑屋頂之上的模式。這一創造性地將薄膜太陽能芯片與傳統屋面瓦融合的產品,兼具高效發電性能,且符合現代建筑審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可讓每棟建筑因為漢能的漢瓦都可以成為“生態建筑”。